鸡蛋和牛奶放在冰箱门上,饭菜一股脑塞进上层置物架,土豆、西红柿、洋葱放入保鲜柜,用冰箱储存中药、燕窝……很多人都习惯这么做。但你知道吗?这些做法通通不对!
说到电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,冰箱的意义不言而喻。没有冰箱,食物的寿命大幅缩短,甚至连医学都要大幅退步…….不过,如此重要的冰箱,你真的会用吗?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见到放在冰箱门上的鸡蛋和牛奶。其实,冰箱门的温度是全冰箱最高的,只适合放一些不容易坏掉或马上要吃掉的食物,比如开封的饮料、调味品,存放鸡蛋和乳制品是错误的。
如何正确使用冰箱健康节能要优先
说到这里就得明确一个概念了:让食物在冰箱里“适得其所”。
冰箱不光有为不同食物设计的放置区域,更有不同的温度区。只有放对了位置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,省电、舒心。
置物架:置物架上层温度比下层高,靠门温度比后壁高,若是直接吃的食物可以放在上层,需要低温保存的可以放在下层,不怕冻坏的可以接近后壁。上层可以放置剩饭剩菜(需密封好)、饮料等;鸡蛋、乳制品和当天要吃的生肉则应该放在下层。
冷冻室:因为温度较低,可以放需要长期保存而不容易坏的食物。上层适合放经常食用的,比如冰激凌、糕点等甜食;中层适合存放包子、水饺、汤圆等加工品;底层则适合存放肉类、海鲜类等生鲜食品。
保鲜室:需要保鲜的食物可以放在这里,比如蔬菜、水果等; 蔬菜和水果要和其他食物分开储存。热带水果如香蕉、芒果、木瓜、荔枝等都不适合放在冰箱中储存,这样不仅起不到延长保质期的作用,还容易长黑点、腐烂。蔬菜中土豆、洋葱、西红柿也不适合放入冰箱。
另外,很多人习惯把中药、燕窝等药材、保健品放在冰箱储存,以为能起到保鲜盒防虫的作用。事实上,药材储存有讲究,放在冰箱里,不但会受潮、影响药效,可能还会被冰箱里的细菌污染,得不偿失。
冰箱储存食物的10大误区
1、食物包装袋没有认真封口
封口不当容易造成空气和湿气进入,导致食物腐败。
纠正措施:储存食物时,务必拧紧盖子或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挤出去,然后扎好封口。如果保鲜膜无法封紧器皿口,最好再用一根橡皮筋扎好。
2、不换原包装,直接入冰箱
肉类、切开的蔬菜和水果等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看上去似乎包裹很紧,其实很可能存在肉眼难以发现的漏气孔。
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你真的掌握了吗?
纠正措施: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买回家后如果暂时不吃,应去掉原包装,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重新包装好后,再放进冰箱。
3、储存容器过大
食物少而容器过大,容易导致食品表面变硬,并加速其腐败变质。
纠正措施:食物与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匹配,所留空隙尽量小
4、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
猪、牛、羊等大块食物如果不分开储存,一次吃不了,下次再反复解冻,很容易加速食物变质。
纠正措施:将大份食物分成若干份一次可吃完的量,分别包好储存。
5、不留意冰箱温度
冰箱温度稍微高几度就可能导致某些食物更快变质。
纠正措施: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应分别低于4℃和零下18℃。
6、塑料外卖盒循环利用
很多人不舍得扔塑料外卖盒等容器,拿来反复使用。但这些盒子并不结实,一旦有破损就导致食物快速变质。
哪些食物不能放冰箱?
纠正措施:外卖盒用完就扔掉,盛放食物时用新的容器,确保其没有破损。
7、冰箱门上乱放食物
冰箱门上的温度通常比冰箱内架温度稍高,导致食物更快变质。
纠正措施:鸡蛋、牛奶和新鲜熟食等易变质的食品应放在冰箱内部的架子上或盒子中。
8、把太热的食物放入冰箱
食物太热时不能放入冰箱,否则既对冰箱造成损耗,又容易导致周围食物因为温度升高而滋生细菌。
纠正措施:温热食物最好放凉后再放入冰箱。冷藏大盒温热食物时可以加些冰块,或将其分成若干小份储存。
9、冰箱里的剩饭不贴标签
剩饭剩菜放入冰箱后很容易被遗忘,这类食物即使冷藏也更易变质。
纠正措施:剩饭剩菜放入冰箱时,最好贴上标签,注明日期。一旦过期,马上扔掉。
10、仅靠嗅觉判断是否过期
很多人不清楚食物的保质期,单凭嗅觉判断食物是否变质。其实没有味的食物也可能已变质。如被李斯特杆菌污染过的食物,色香味都不会有变化。
纠正措施:注意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日期。最好通过外观及手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。如肉食出现变色、发黏或包装膨胀等情况,应立即扔掉。